荷叶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校本教研山花已烂漫,教研正当时记灵溪三中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http://pf.39.net/bdfyy/

山花已烂漫,教研正当时

植耕于三尺讲台,他们用语文诗意人生,用阅读润泽心灵,用真诚朴素教育。他们脚踏实地,埋头钻研,永怀初心,砥砺前行。他们是沉朴教风的践行者,是风云时代的筑梦人。

“文”溢芬芳

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欢乐,是灵溪三中语文老师共同的追求与教育理念。

每周一上午第三、四两节课,是语文组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语文组各年段备课组会利用这两节课开展合理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认真对待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盲点)的同时,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

在个人初备阶段,每个备课组成员要先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教学目标,并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

到了集体研讨阶段,各年段备课组会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并不总是由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担任,更多时候,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们也十分胜任,这使得他们在收集材料和钻研业务中迅速成长起来。当中心发言人说课时,各位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用这种同课异构的方式,比较各种教法的优劣,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后得以进入修正教案的阶段,最终确定出最优的的个性化教案。在重点跟踪阶段,开课教师用经过集体研讨过后最终确定的教案进行上课,各组员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听课结束后,各组教师进入课后交流阶段,课后交流主要目的是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中语文人深知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这一道理,因此,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此,努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沉下来”三步走的学习战略——走出去向同行取经,请进来名师积极向学,沉淀下来自我成长。

年5月份,我们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来为我校考生作中考前的作文辅导讲座。讲座上,肖培东老师馨语相送,为三中语文组带来了无限启发。这一次作文讲座不仅勾连起学生写作的思维,也勾连起听课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新认识。写作,要先学会凝视,未经凝视的生活和世界都是毫无意义的。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凝视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会发现处处皆诗境,处处是文章。

三中语文人懂得,当文字失去生命的底色,写作也不过是技巧的卖弄,所有的套路模板都是陈词滥调。写作,应唤醒学生渴睡的双眼,凝滞的思维,让周遭最真实生动的一切成为思考的生长点。让诗意与美好在学生青春的纸张上无尽的蔓延,当繁华落尽时也依然有一抹底色可追寻,可回味,这是三中语文人的追求与坚守。

时值初秋,昼暖夜凉。10月26日周一上午,三中语文组在录播室进行了例行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评李娜老师的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光团校长和语文组同仁一起参加了本次评课活动。

首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的李娜老师对自己的公开课进行了自评,她回顾了自己的备课准备和授课过程,对自己的授课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光团校长要求语文组全体老师评课时赞誉之词可以少说,要更注重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挑刺”,使评课更加有效,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

接着,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李娜老师此次公开课抓住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再塑生命,并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扩展题目,这一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细节揣摩、人物分析。课文讲解酣畅淋漓,课堂上对文章的挖掘丝丝入扣。文章中再塑生命的过程,最核心的是对于“爱”的认识理解和“领悟爱的真谛”,但此部分分析时稍微分散了点。课堂的不足在于“生本课堂”呈现较弱,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探究没有体现出来,朗读训练较少,没有融合到文本分析之中,需要加强。但整体教学还是思路清晰,较为流畅的。

评论之际,大家各抒己见,在倾听与讨论中激发思维,碰撞火花。这种评课氛围很显然对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是很有裨益的。

最后*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首先他对李娜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他讲到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最基础的学科,应该主动承担起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语文课要通过深度设计,深度课堂,最后达到深度语文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托尔斯泰曾说:“与人交往,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确实,三中语文组每次的教学交流都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情”满课堂

泰勒斯说:“一个人如果不容易感动了,这应该不是人性的进步,而是人性的退步。”因此,让学生学会感动,敏锐地感知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懂得爱,懂得如何去爱,是语文课堂永恒的目标。课堂上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一些富有激情的手势,一段感情跌宕的表述,一个真情流露的微笑,一句发自肺腑的肯定都会叩开学生的心门,令学生满怀感动。“情”满课堂,是三中语文教研组的不懈追求。

*小永老师执教公开课《荷叶母亲》时,用了这一段结语:“同学们,母爱是一曲动人的歌,带着我们云游四方;母爱是一缕温暖的春风,带给我们无比的惬意。就如作者所说,我们是红莲,妈妈是荷叶,为了我们的快乐,为了我们的幸福,伟大的妈妈甘愿付出,甘愿牺牲……妈妈的头发一天天变白,皱纹也一天天加深了。让我们回到家都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那一刻,“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情绪在课堂中弥漫、蔓延……

夏斐然老师执教《伟大的悲剧》时,导入新课的环节:(播放南极视频)“这是南极,曾是一个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年6月1号,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年11月,他们在埃文斯角附近登录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美好的祝愿,随着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这样的导语唤起了孩子们心中对科研人员的美好祝愿,更勾起了他们对科学工作者深深的担忧的情绪。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唤醒另一个灵*。三中语文老师正在用课堂上满满的“情,培育着学生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提升着他们的精神高度。

“才”漫学园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为此,三中语文教研组以“实践”牵动“热爱”,积极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以牵动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结合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积极开展了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等活动,让学生于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丰富自身的体验。此外,辩论赛,书法比赛,学习小报制作活动等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锻炼了思维,在翰墨的馨香中陶冶了性情。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得以点燃,语文素养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语文的世界里,他们是歌者,用甘冽的清泉奏响学生心中纯真之歌;他们是舞者,用生活的灵动舞出语文的多姿多彩;他们是寻梦者,用生命的花香点缀平凡人生的无限诗意。他们在三中这片土地上辛勤而快乐地耕耘着,在母语教学的精神乐园里诗意地栖居,为传承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奋进!

《苍南初中语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