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荷叶包死人是什么奇奇怪怪的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我们发布的潘玉麟糖粥(点击查看)那篇文章留言区有粉丝提到荷叶包死人,我司如假包换的苏州00后小哥哥看了非常震惊:“荷叶包死人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但懂的人都默契一笑。荷叶包死人、绞连棒、老虎脚爪……一看到这几个词就仿佛穿越回了小时候。现在的孩子,怕是连名字都是陌生的,也就没办法想象,这些奇奇怪怪的小吃带来的童年回忆吧……??

/荷叶不仅包“死人”还有“美人”/

————

其实它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美人”,但苏州人更习惯喊“荷叶包死人”。

听着匪夷所思的组合,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面饼裹着“油炸桧”,以前常常都是拿在手里边吃边往学堂走。

到现在,身边但凡有初来苏州的朋友,听名字都一脸惊恐,见本尊后又一脸问号?

这种只有苏州人才懂的“美食暗号”,外人哪能体会

/油条蘸虾籽酱油再也没见过/

————

而要说到“油炸桧”,它就是个百搭,也从来都是苏州早点中的“常客”。

配豆浆配白粥不足为奇,小时候吃油条,一定少不了一碟虾籽酱油。

油条撕成一小段,蘸上酱油,咬上一大口,尤其是再配上一碗泡饭,一屋子都是咸香味,现在的年轻人怕是从没尝过了。

/最爱绞连棒一咬嘎嘣脆/

————

和荷叶包死人奇怪程度不相上下的,就是绞连棒了。

绞连棒其实就是麻花,三个字和食物沾不上一点边,却是苏州人小时候最钟爱的零食之一。

那时候面包还是奢侈品,爸妈出门顺便带回来的绞连棒,就够自己嘴馋的了,顺带着到冬天,都最爱穿老妈手织的“绞连棒毛衣”。

/老虎脚爪喷喷香/

————

除了绞连棒,老虎脚爪也是苏州人的日常点心。

那会儿平江路口的大饼店里,一直有老虎脚爪卖。身上的几个零花钱,怕是有不少都送给了老板。

可别不承认,你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和小伙伴穿过平江路走到路口,排队张望着老虎脚爪的画面。

/薯片好吃?怕是没尝过茨菇片/

————

而说到点心,苏州小囡们要站出来为茨菇片打call了。

一入秋,大街小巷都在卖炸制好的茨菇片,五毛钱一包,也是少见的大人小孩都爱吃的小零嘴。

从小还被老一辈的人忽悠着说“止咳化痰”,嚷嚷着要吃薯片的时候,就会被拿出来做比较。不知怎么的,现在还真的就更喜欢这种“平替薯片”了。

/校门口的阿婆萝卜丝饼/

————

关于萝卜丝饼,一直是苏州人童年里的未解之谜:似乎每个学校附近,都有一个熟悉的卖萝卜丝饼的阿婆?一勺面糊垫底,一勺面糊覆盖在满满的萝卜丝上面,看着勺子慢慢放进油锅发出“滋~”的一声。放学路过必走不动路,口袋里只要拿得出4分钱,就一定挤进队伍里,吃上口冒热气的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比脸大的面衣饼还是“玩具”/

————

而油锅里炸过的美味,还有面衣饼,老苏州还叫它“铴锣饼”。滚油中炸着,阔绰一点的,再拍一个鸡蛋,比脸还大的饼不一会儿就出锅,咬一口窸窸窣窣的掉。那才叫老底子的面衣饼,一口下去又脆又香,蛮老猛格。还有些爱玩的孩子,把面衣饼上的洞抠出眼睛的形状搞怪也是常事。

/“笃笃笃,卖糖粥的来了!”/

————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有多少人一看到这句就跟着哼出来?前段时间潘玉麟有了固定摊位,但小推车赶巧出现在自家楼下时,端一碗上来当点心的回忆依旧甜腻。再早一点,卖糖粥的摊主挑着“两间半”随走随停,耳尖的隔着老远就听见“笃笃笃”的声响,跟家里人说卖糖粥的来了。你别说真要和苏州人好好说道以前爱吃的小吃隔会儿就给你冒出来一个回忆比如被泡泡馄饨烫过嘴的苏州小囡打小就知道最出名的在“绿杨”有人嫌弃馄饨里没有肉?再温柔的小娘鱼也跟你急眼!又比如苏州人的蛋饼情怀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而最好吃的永远在小区不远某个熟悉的街角还有小时候跟着荡玄妙观时最爱西边那一排的小吃店一群孩子挣开大人就跑得没影还有还有“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生煎馒头蟹壳*老虎脚爪绞连棒……”诶?我怎么又跟着哼出来了?真怀念小时候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

苏州发布、

早餐中国,由苏州微生活编辑整理,未授权严禁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